
1948年,辽沈战役。当时我军百万大军把国民党几十万人围在了东北,长春、沈阳、锦州,三个点。按常理,先打哪个?很多人都说,打长春啊,长春最弱,跟个熟透的柿子一样,一捏就碎。 但咱们的伟人怎么选的?他偏不,他力排众议,说 必须先打锦州 。为啥?因为锦州是咽喉,是东北大军进出关内的唯一通道。拿下了锦州,就等于关上了东北的大门,里面的几十万大军就成了“瓮中之鳖”,跑都跑不掉。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决策,因为当时我军的攻坚能力还备受考验,万一锦州啃不下来,整个战局都可能崩盘。 结果呢?蒋介石空降沈阳督战,他想的也是保住锦州,只要锦州在,东北就丢不了。可他没想到,我军真就豁出去了,硬是把锦州这颗钉子给拔了。锦州一丢,整个东北的国民党军心理防线瞬间崩溃,最后要么被围歼,要么投降。 一条后路,决定了百万大軍的命运。
现在,咱们把地图放大,看看今天的台海。台湾那些政客的底气在哪?说白了,不就是仗着美国会来帮忙吗?而美军来得最快的地方,是哪? 就是冲绳,驻日美军基地。 从冲绳的嘉手纳基地起飞,F-22一个小时就能飞到台湾上空。这个冲绳,就是美国干涉台海的“锦州”,是那条最重要的“后路”和“支援通道”。 所以你看懂我们这几年“围台军演”的真正目的了吗?很多人以为那是在吓唬岛内,那只是第一层。更深层的目的,是在演练 如何打掉美日等外部干预势力的“锦州” ,如何切断他们的后路。 就在2025年7月,我们的演习,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前出到了菲律宾海,距离关岛只有几百公里。同时,空军的轰-6K挂着鹰击-21高超音速导弹,模拟了对第二岛链关键节点的打击。这是什么? 这已经不是“关门打狗”了,这是在告诉那个想来救场的“主人”,你家的门我也给你堵上了。 而美国呢?它比谁都精。嘴上喊着“协防台湾”,身体却很诚实。你看看他们这几年的动作。美军陆战队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叫“濒海作战团”,把重型坦克都扔了,拆分成小规模、高机动性的单位,藏在第一岛链的各个小岛上打游击。这是准备大规模决战的样子吗?这明明是 打不过就跑、准备“化整为零”的姿态 。 更有意思的是博牛配资,根据美国国会今年(2025年)上半年的一份报告,五角大楼正在把越来越多的关键军事资产,比如战略轰炸机和空中加油机,从冲绳、关岛这些一线基地,往澳大利亚、甚至美国本土转移。这叫什么? 这就叫准备后路,因为他们心里清楚,一旦有事,这些所谓的“不沉航母”在中国火箭军的饱和式打击下,就是最显眼的靶子。 当年的蒋介石没看懂锦州的重要性,但今天的美国,看懂了。
说完了“关门”,咱们再聊聊“打狗”。淮海战役,被斯大林都称为“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”,六十万对八十万,装备还不如人家,怎么赢的? 战术上,咱们叫“吃一个,夹一个,看一个”。先集中优势兵力,把最弱的黄百韬兵团给吃掉;然后迅速围住从徐州逃跑的杜聿明集团,这是“夹一个”;同时派部队在南线死死顶住黄维兵团的增援,这是“看一个”。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但背后是什么支撑着这一切? 陈毅元帅后来说了一句名言: “淮海战役的胜利,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。” 整个战役期间,几百万的支前民工,推着独轮车,冒着炮火给前线送弹药、送粮食。老百姓为什么愿意豁出命来帮你?因为他们知道,谁是为了他们好。 民心,才是那决定性的二十万“兵力差”。 杜聿明被俘后自己都承认:“人心向背,决定了我们的失败。”
现在看台湾,道理一模一样。统一,从来不只是军事账,更是一笔人心账。 这些年,大陆做了什么?ECFA(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)给了台湾多少贸易顺差?每年几百亿美元的真金白银,让多少台湾的农民、渔民有饭吃?福建对金门、马祖通水、通电、通气、通桥的“新四通”,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。连接厦门和金门的翔安大桥已经有了很大进展。 反观岛内呢?民进党当局拿着台湾民众的血汗钱,去买美国的二手武器,开放含瘦肉精的“莱猪”,甚至前段时间还被爆出,准备引进日本福岛的核食。 谁在为岛内同胞的福祉考虑,谁在把同胞当成政治筹码,这笔账,台湾老百姓心里是有数的。 这几年,越来越多像洪秀柱、苏起这样的有识之士,敢于站出来讲真话,呼吁两岸和平统一。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,选择来大陆发展,寻找更广阔的舞台。根据国家最新的统计数据,截至2025年6月,在大陆工作和生活的台湾同胞已经超过了200万人。这就是民心! 当统一的大势和两岸人民的福祉紧紧绑在一起时,任何外部势力和内部分裂势力,都将失去最重要的根基。 好了,后路也准备切断了,人心也在慢慢争取,那最后一步怎么走?是不是非要炮火连天? 历史同样给了我们第三个答案: 北平模式 。 1949年初,解放军兵临北京城下,几十万大军把古都围得水泄不通。当时城里还有傅作义的25万守军。怎么选?强攻,肯定能打下来,但千年古都也就毁了。 于是,我方选择了“围而不打”,选择了谈判。但这个谈判,不是空口白牙地谈。在谈判陷入僵局,傅作义还抱有幻想的时候,我军以雷霆万钧之势,29个小时就拿下了天津。 天津的炮声,就是给北平最好的“劝降书”。 傅作义一下子明白了,他已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资本,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。最终,他选择了和平起义,北平这座伟大的城市,完好无损地回到了人民手中。
这就是“以武促和,战而不屈人之兵”的最高智慧。 和平不是求出来的,和平是靠强大的实力打出来的。 今天的台海,何尝不是一个放大的“北平”?我们拥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,我们的航母、我们的五代机、我们的高超音速导弹,这些都不是摆设。 我们想要的不是一座废墟的岛,而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家。 所以,你看,大陆的策略非常清晰。一方面,用强大的军事实力进行“围”,让“台独”势力看不到任何外援的希望,让他们明白抵抗毫无意义。2024年底,我们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经正式形成战斗力,并且在西太平洋进行了首次实战化部署。这意味着,我们已经有能力在台湾东部海域,建立一个稳固的“隔离区”,任何外部航母编队想介入,都要掂量掂量。 另一方面,我们给出“和”的出路。我们反复强调,“中国人不打中国人”,我们愿意以最大的诚意,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。只要不搞分裂,“一国两制”的台湾方案,完全可以谈,而且可以谈得更灵活,更能保障台湾同胞的利益。 把刀架在脖子上,再给你一条最好走的路,怎么选,就看你自己了。 这就是“北平模式”在今天的现实意义。美国也看懂了这一点,所以它才一边卖武器给台湾,让台湾“武装成刺猬”,一边又反复派高官来大陆沟通,强调要“加装护栏”,生怕擦枪走火,把它自己也拖下水。这种矛盾的心态,恰恰说明它对局势的走向,已经失去了掌控力。 历史是一面镜子,它照见了过去,也照亮了未来。辽沈战役告诉我们, 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,先断其后路 ;淮海战役告诉我们, 人心的向背,是决定胜负的终极力量 ;北平的和平解放告诉我们, 强大的实力,是实现和平的最终保障 。 台湾问题的解决,早已不是“能不能”的问题,而是“何时以及何种方式”的问题。这道历史的必答题,我们已经胸有成竹。而棋盘对面的那个人,看似还在虚张声势,实际上,他已经开始默默地收拾自己的棋子,准备体面离场了。
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